授之以渔什么意思

原标题:授之以渔(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

授之以渔(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

马克·吐温(1835年11月30日-1910年4月21日 ),原名萨缪尔·兰亨·克莱门,美国作家、演说家,“马克·吐温”是他的笔名,马克·吐温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一生写了大量作品,体裁涉及小说、剧本、散文、诗歌等各方面。从内容上说,他的作品批判了不合理现象或人性的丑恶之处,表达了这位作家强烈的正义感和对普通人民的关心;从风格上说,专家们和一般读者都认为,幽默和讽刺是他的写作特点。他经历了美国从初期资本主义到帝国主义的发展过程,其思想和创作也表现为从轻快调变成辛辣讽刺再到悲观厌世的发展阶段,前期以辛辣的讽刺见长,到了后期语言更为暴露激烈。

授之以渔(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

《百万英镑》可以说是马克吐温最有名的一部作品,里面收集了21篇幽默小说,以最负盛名的一篇《百万英镑》命名,这21篇小说绝大部分都跟金钱有关,尤其是《百万英镑》这篇,通过幽默、夸张的手法一针见血地讽刺了当时现实社会中的拜金主义、有钱能使鬼推磨、有钱就能赢得尊重的不正之风。另外这本书中的《败坏哈德莱堡名声的人》和《三万美元的遗产》更是一个墙裂讽刺了突如其来的金钱使人性扭曲、幸福幻灭的故事,在金钱面前,欲望会无限膨胀,道德会逐渐滑坡,甚至宗教信仰会都会慢慢崩塌。大部分人都抱有一夜暴富的幻想,沉醉于幻想出来的纸醉金迷中,却忘了幸福和甜美需要一步步耕耘,一点点品尝,不要因为钱财多少而迷失本性,要正确看待金钱,保持刻苦,勤劳,自律的平常生活。

授之以渔(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

其他篇章也都趣味性十足,看完之后一时竟不知道是幽默还是讽刺,一百多年前的作品放到现在也非常地深刻,足以说明作者对人性具有非常深刻的见解,关键是作者还通过幽默风趣的方式把他对人性的理解放到了一个个小故事里面,说实话,第一次看的时候还真的被故事情节吸引住,反转很大,结局脑洞大开,每次都捧腹大笑,但是笑完之后还是觉得有点不太对劲,仔细思考之后就再也笑不出来,作者通过这种幽默的方式把所谓正人君子的虚伪外边卸下,暴露出他们的贪婪与无情,同时又表达了对底层人民的关心与同情,不可谓不深刻,不可谓不牛叉。

在本书中我所学到的:钱财可以让生活变得美好,但这是建立在一步一个脚印的前提下,通过自己努力逐渐积累起来的财富可以让自己过得舒心,家庭更加幸福甜美。通过邪恶的方式取得的大量财富会让人欲望膨胀,变得更加贪婪,放弃了最值得保持的美德,最终幸福也会离他远去。

谢谢!

#好书共读##头条#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网站立场,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必究。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