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节日大全传统节日

原标题:中国传统节日表格、乞巧、女儿节

最富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七夕、乞巧、女儿节

农历七月初七,是中国最富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以乞福、乞巧、爱情为主题,被视为中国的“情人节”,又称“七夕节”、“乞巧节”、“女儿节”等,2006年,七夕节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一、起源:七夕节起源于古人对自然的崇拜和妇女穿针乞巧的习俗。大约三、四千年前,随着人们对天文的认知,产生了对星星的崇拜:古人把日、月、及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合称“七曜”,七天一轮回,故有“星期”之说,认为“七”是天象,上与天合为“吉”,“七”“吉"又音近,人去世放“几七”为吉,77岁为“喜寿”,所以汉字“喜"的草书很像“七巧",“囍”字又是“双吉"起头,而“七”与“妻”又同音,于是“七月七”又渐渐演变成与女人有关的吉利的日子。

最富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七夕、乞巧、女儿节

二、美丽传说

很早很早以前,有位放牛娃叫牛郎,父母早逝,跟着哥嫂度日。嫂子马氏为人狠毒,蛇蝎心肠,经常虐待牛郎,没事找事。

一年春天,嫂子逼他去放九头牛,却让他等有了十头牛时才能回家。牛郎老实忠厚,只好赶牛出村,一人独自进山。看着九头牛,不知何时才能变成十头。他坐在树下,唉声叹气,不觉伤心落泪。这时,有位须发皆白的老人出现,问他情形,知道后对牛郎说:“别难过孩子,我知道那边伏牛山有头病倒的老牛,就是路途有点遥远难行,你要是能吃苦,去好好喂它,等它病好了,你就可以赶着它回家了。”

牛郎不怕吃苦,谢过老人,告别老人,赶着牛群,晓行夜宿,草根充饥,翻山越岭,走了很远的路,终于找到了那头病老牛。这头老牛皮包骨头,有气无力,奄奄一息。牛郎赶紧打来鲜美的青草,又用自己的衣服兜来山泉水饮老牛,一连三天,老牛渐渐有了精神,并突然说话了!说自己本是天上的灰牛仙,因触犯天规被罚下界,失去了法力,摔断了腿,需要用百花露洗一个月才能好。牛郎不辞辛劳,天天早晨去采集百花上的露珠为老牛洗澡,渴饮山泉,饿食草根鱼虾,整整一个月,老牛好了,法力也渐渐恢复。牛郎高高兴兴地赶着十头牛回家。老牛交代牛郎回家不要对嫂子说真话,不要暴露自己的仙牛身份。

回到家,嫂子当然要寻问老牛的来历,牛郎把事情说了,只是隐瞒了白发老人和牛仙的事。

嫂子仍然对他不好,百般刁难,都有老牛暗中帮助一一避过。嫂子恼羞成怒,找个借口把牛郎赶出了家门。牛郎只要那头老牛与自己为伴,到山脚下溪水畔住下。

最富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七夕、乞巧、女儿节

不知不觉夏天来临。一天,天上的织女和其他仙女一起下凡人间玩耍。天气炎热,众仙女们见到清澈的溪水,便纷纷跳到溪水里冲凉。在老牛的指点下,牛郎偷走了织女最鲜艳的衣服。从此两人相识、相知到相爱,结婚。织女在天上是织彩霞的,心灵手巧,织技高超,用蚕丝织出又光又亮的绸锻,男耕女织,后来又生下一儿一女,生活幸福美满。

可是,三天后(天上一天,地上一年),这事被王母知道了,非常生气,亲自下凡,强行把织女带走了。

最富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七夕、乞巧、女儿节

老牛急忙到田里告知牛郎,牛郎急忙回家。老牛让牛郎用箩筐挑上儿女,骑到自己背上,腾云驾雾追去。老牛振作精神,用尽浑身力气,一路狂追,眼看就要追上了,王母拔下发髻上的银簪一挥,一道波涛汹涌的天河横亘在面前,这就是银河了。老牛也无法飞过去,牛郎织女被隔断在银河两岸。

牛郎带着儿女立在银河畔,天天呼唤,以泪洗面,儿女哭着要妈妈…那边织女也是肝肠寸断!王母动了恻隐之心,让喜鹊传话:七天一见。谁知喜鹊听错了,传成了七夕相见。王母将错就错,罚喜鹊搭桥,让牛郎织女在鹊桥上相会。有诗为证:“当日佳期鹊误传,至今犹作断肠仙。桥成汉渚星波外,人在鸾歌凤舞前。欢尽夜,别经年,别多欢少奈何天。”(宋晏几道《鹧鸪天》)据传,七夕这天,夜深人静时,在葡萄架下还能听到牛郎织女的喁喁情话哩!

最富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七夕、乞巧、女儿节

现在,每至夏秋之夜,天上繁星点点,白茫茫的银河两岸,各有一颗闪亮的星星,就是牵牛星和织女星。

最富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七夕、乞巧、女儿节

就这样,古人对星宿的崇拜中又加入了永恒的爱情。

三、文献记载及相关习俗

七夕作为节日,起源于东汉。东晋葛洪《西京杂记》中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是古代文献中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南朝梁宗谋《荆楚岁时记》说:“七月七日,是夕人家妇女结彩楼穿七孔外,或以金银愉石为针”,自此约定俗成,成为节日。

最富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七夕、乞巧、女儿节

除七夕“乞巧”外,还有“喜蛛应巧”、“投针验巧”、“吃巧果”等习俗伴生。

①喜蛛应巧

织女是织天上彩霞的,当然心灵手巧,民间少女少妇们月下摆案粉香,顶礼膜拜,乞求织女垂怜,以得巧手。那到底乞到没有?便有了“喜蛛应巧”的风俗。《荆楚岁时记》中载:是夕,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蛛网于瓜上者为应符。”

②投针验巧

明代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载:七月七日之午丢巧针,妇女曝盎水于日中,顷之,水膜生面,锈针投之则浮,看水底针影,有成云物花头鸟兽影者,有成鞋及剪刀水茄影者,谓乞得巧;其影粗如锤、细如丝、直如轴者,此拙征矣。

③吃巧果

巧果又名“乞巧果子”,不是真正的果子,是人工制作的面点。主要材料是油、面粉、芝麻、蜜、白糖等。先把白糖熔为糖浆,和入面粉、芝麻,拌匀后摊在面案上擀薄,晾凉后切成长方块,折为梭形巧果胚,入油炸至金黄即成。

另外还有拜魁星(男人)、染指甲(四川、贵州等地)等习俗。

四、文人咏七夕诗词

正是因为七夕是一种崇拜,是一种吉利,又有牛、女贞洁爱情的加持,所以,七夕成了文人咏叹的话题。

最出名的当数北宋秦观(少游)的《鹊桥仙》: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河)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最早咏叹牛郎织女的是东汉未期无名氏的《迢迢迢牵牛星》(见《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朴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匹),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唐白居易《七夕》:烟霄微月淡长空,银汉秋期万古同。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

唐孟浩然《他乡七夕》:他乡逢七夕,旅馆益羁愁。不见穿针妇,空怀故国楼。绪风初减热,新月始临秋。谁忍窥河汉,迢迢问斗牛。

唐杜牧《秋夕》诗: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唐李贺《七夕》:鹊辞穿线月,花入曝衣楼。天上分金镜,人间望玉钩。

唐林杰《乞巧》: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最富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七夕、乞巧、女儿节

宋李清照《行香子·七夕》中有“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离难穷”之句;宋范石湖《鹊桥仙·七夕》中有“相逢草草,争如休见,重搅别离心绪。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

可见,七夕节,是一个多么引人多愁多思的节日!

五、七夕节礼物

最富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七夕、乞巧、女儿节

七夕节既然是中国传统的情人节,当然少不了男欢女爱的有情人互赠礼物以表心意。传统的礼物有鲜花、巧克力(浓情蜜意)、包包(包好包好)、梳妆品(香水、口红类)、首饰(耳坠、项链等)、玩偶等。当然,时代不同了,现代人表达的方式更新颖、更时尚、更浪漫、也更务实了,诸如情侣表啦、玫瑰花礼盒啦、图钉画啦、创意肖像茶杯啦、猫王网红耳机啦…当然,更直截的520、1314、9999红包更好!总之,有新意、独具匠心、带来惊喜、适合的礼物都是好礼物!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

谢谢阅读点赞、关注!祝您七夕快乐!心想事成!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网站立场,未经本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必究。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